广东省湛江机电学校
- 企业性质:集体事业
- 所在地区:湛江
- 注册资金:3000万元 人民币
- 企业官网:http://www.zjjdxx
- 员工人数:100-499人
- 公司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育才南路1号

公司介绍
湛江机电学校简介
湛江机电学校是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创办于1975年,前身是校舍简陋、设备陈旧落后、只有10亩地、700多学生的一所三级学校。1998年,学校领导班子解放思想,审时度势,把握机遇,易地扩建新校区。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地方政府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仅仅10个月时间筹集了5000多万资金,于1999年9月建成了现在的校区。探索出一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适度负债,滚动发展”的办学新路。学校2003年被评为省重点职业学校,200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步入了“规模、特色、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中脱颖而出。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面积近110亩,校舍面积5万多平方米,在校学生8500多人,教职员工178人。学校建有广东省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湛江市文明单位”、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湛江市先进集体”、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及“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品牌特色 学校坚持“面向市场办学”,围绕湛江乃至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调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市场调查研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科学开发新专业和优化老专业。数控技术、机电技术两专业是省重点建设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两专业是市重点建设专业。现开设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等11个专业都是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国家和地方紧缺人才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专业特色优势,成了学校的品牌,成了吸引学生就读的主要方面。近年学校招生连年爆满,学校蓬勃发展。
“技能见长”的培养特色 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技能培养,引导学生树立“靠一门技术支撑自己的人生”的理念,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一门技能,提倡一专多能。学校在狠抓“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重视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理论、实习教学时间比达1:1。学校加大对实训中心建设投入,先后建成了41个实习实训室。依靠设备先进的 “数控技术”和“电工电子与自动化” 两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供的1500个实习工位,完全满足学生技能学习的需要。学校建有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湛江机电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学技能、考证书蔚然成风,毕业生100有中级技能证书,部分专业有40的毕业生考取高级技能证书。学校学生参加湛江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控车床操作、维修电工(PLC)技能竞赛均获团体一等奖,并代表湛江市参加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控车床操作、维修电工(PLC)技能竞赛均荣获团体三等奖,个人二等奖。学校老师参加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技能竞赛(PLC组)曾获得一等奖。师生的技能水平得到省市教育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先成人、后成才”的学生管理特色 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学校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做人做事教育,提出“打造从自然人向职业人过渡的平台”的要求,将公司、企业单位的管理要求融入学校学生纪律和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强调“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学校成立了学生自律队、文学社、摄影协会、艺术团等16个社团组织,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锻炼自己,有利于个性化发展和纪律观念、团队精神、工作能力的培养,与就业单位的要求实现零距离,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一切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就业指导特色 学校以“一切为学生就业服务”为主线,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全方位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了三种就业模式:“订单”培养——实现“产销”链接,使办学更适应市场,达到学校和用人单位双赢;“学校+实习基地”——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学习、就业“零”距离;“就业网络+现场招聘”——利用就业网络平台及用人单位来校现场面试、考核、录用,提高学生一次就业成功率。通过定期对毕业生进行回访、跟踪指导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长期的就业跟踪服务。就业率连续多年都在98以上,对招生的带动作用明显,使学校步入了“招得进、分得好、出口畅、进口旺”的良性循环。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湛江重点项目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湛江职教基地内建设机电学校新校区。新校区规划占地6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投资5亿元,同时建设的还有集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性公共实训中心。新校区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将建成中职学历生规模10000人、年培生5000人次的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湛江机电学校是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创办于1975年,前身是校舍简陋、设备陈旧落后、只有10亩地、700多学生的一所三级学校。1998年,学校领导班子解放思想,审时度势,把握机遇,易地扩建新校区。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地方政府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仅仅10个月时间筹集了5000多万资金,于1999年9月建成了现在的校区。探索出一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适度负债,滚动发展”的办学新路。学校2003年被评为省重点职业学校,200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步入了“规模、特色、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中脱颖而出。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面积近110亩,校舍面积5万多平方米,在校学生8500多人,教职员工178人。学校建有广东省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湛江市文明单位”、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湛江市先进集体”、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及“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品牌特色 学校坚持“面向市场办学”,围绕湛江乃至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调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市场调查研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科学开发新专业和优化老专业。数控技术、机电技术两专业是省重点建设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两专业是市重点建设专业。现开设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等11个专业都是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国家和地方紧缺人才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专业特色优势,成了学校的品牌,成了吸引学生就读的主要方面。近年学校招生连年爆满,学校蓬勃发展。
“技能见长”的培养特色 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技能培养,引导学生树立“靠一门技术支撑自己的人生”的理念,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一门技能,提倡一专多能。学校在狠抓“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重视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理论、实习教学时间比达1:1。学校加大对实训中心建设投入,先后建成了41个实习实训室。依靠设备先进的 “数控技术”和“电工电子与自动化” 两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供的1500个实习工位,完全满足学生技能学习的需要。学校建有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湛江机电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学技能、考证书蔚然成风,毕业生100有中级技能证书,部分专业有40的毕业生考取高级技能证书。学校学生参加湛江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控车床操作、维修电工(PLC)技能竞赛均获团体一等奖,并代表湛江市参加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控车床操作、维修电工(PLC)技能竞赛均荣获团体三等奖,个人二等奖。学校老师参加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技能竞赛(PLC组)曾获得一等奖。师生的技能水平得到省市教育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先成人、后成才”的学生管理特色 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学校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做人做事教育,提出“打造从自然人向职业人过渡的平台”的要求,将公司、企业单位的管理要求融入学校学生纪律和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强调“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学校成立了学生自律队、文学社、摄影协会、艺术团等16个社团组织,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锻炼自己,有利于个性化发展和纪律观念、团队精神、工作能力的培养,与就业单位的要求实现零距离,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一切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就业指导特色 学校以“一切为学生就业服务”为主线,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全方位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了三种就业模式:“订单”培养——实现“产销”链接,使办学更适应市场,达到学校和用人单位双赢;“学校+实习基地”——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学习、就业“零”距离;“就业网络+现场招聘”——利用就业网络平台及用人单位来校现场面试、考核、录用,提高学生一次就业成功率。通过定期对毕业生进行回访、跟踪指导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长期的就业跟踪服务。就业率连续多年都在98以上,对招生的带动作用明显,使学校步入了“招得进、分得好、出口畅、进口旺”的良性循环。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湛江重点项目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湛江职教基地内建设机电学校新校区。新校区规划占地6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投资5亿元,同时建设的还有集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性公共实训中心。新校区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将建成中职学历生规模10000人、年培生5000人次的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