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潞州中学国际部
- 企业性质:国有企业
- 所在地区:北京
- 注册资金:1000万元 人民币
- 企业官网:http://
- 员工人数:100-499人
- 公司地址:北京通州区宋庄镇徐辛庄潞州中学国际部

公司介绍
北京市通州区潞州中学简介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潞州中学始建于2001年3月,正式使用于2002年9月。是在原草寺中学的基础上发展、搬迁过来的。
现学校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分为五个区。办公区、实验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实验区包括两个化学实验室,两个物理实验室,两个生物实验室,四个计算机教室。教学区包括60个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美术教室和音乐教室,教学区新增理化生实验室三个。生活区包括学生住宿楼,教师住宿楼,浴室和食堂。运动区包括四百米标准运动场,篮球、排球和羽毛球场地。全校围墙内占地面积102亩,围墙外包括车棚、厕所及绿化带总占地达140亩。从2003年暑假开始,经区政府、区教委批准,我校增设高中班。学校共有教学班58个,其中初中班26个,高中班26个,技工班4个。
学校教师情况:我校有教职工共214人,从年龄结构上看,50岁以上的12人,占教职工的5.6。40——49岁的31人,占教职工的14.5。40岁以下的171人,占教职工的79.9。从学历结构上看,我校任课教师共174人,其中本科学历164人,占任课教师的94.3。其余的5.7,分以下几种情况,一时临近退休的,二是大本在读的。从职称上看,我校高级职称的24人,中级职称的61人,初级职称的89人。从业绩上看,我校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骨干教师10人,镇级骨干教师16人。荣获市级紫禁杯班主任称号6人。
我校初中教师都是陆续分配到的,这些教师中,年轻教师占多数,学历合格率已达标。高中教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外调来的,另一部分是本校原教过高中的,再一部分是新引进的大学生。
学生情况:我校初中学生共1195人,分别来自宋庄镇的25个自然村,6所完小,教学质量处全区中上游水平。高中学生1318人,来自全区。
二、学校的管理情况:
1、学校根据总体发展需要制定了《潞州中学五年发展规划》,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指明方向。
2、我校的管理思路是:以人为本,制度治校,目标管理,强化过程,提高质量,全面育人。
3、管理目标是:德育工作创特色,教学工作创佳绩,体育工作创一流,总务工作创全优。
4、管理方法是:
(1)德育方面强调育人,强化养成,育人以活动为主,养成以管理为重。在三句话上下功夫,实现学生在校的全程管理,(教师、保安、管理人员)在管严、管细、管到位上下功夫,(值周班、值周组、挂牌)形成系统、创出特色。(班主任月考评、心理咨询)。
(2)教学方面强调教师、学生内在动力的结合,主要采取了教师循环制和学段考评制,高中实行全封闭管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炼干部,实行干部包年级制度,干部的奖励与所包年级的效益挂钩。
二是带教师,除了老带新之外,我校与东城教科研中心联系,我校高中教师不但参加进校的活动,还要参加东城的活动。
三是勤分析,我校有教学顾问组,由我校的教学骨干,带我校的青年教师。这个组要为学校的教学进行诊断,分析现行的教学情况,提出具体的调整方案。
四是每个学段考评,都要依据顾问组分析的情况和学段成绩以及教案作业检查的情况,作出整体判断,研究出具体整改和调整措施,并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进行布置。
五是强管理,学校有《教学笔记的基本标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课堂责任制》、《学生作业处理的基本要求》等文件。以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六是兴科研,我校是通州区十五教科研课题实验校,我校有区级实验课题一个,《关于初中教学循环制的研究》,在这一课题下,学校分成22个子课题,另外,还有三个校级一般课题。学校成立了五人的教科研小组,定期活动,参与区级和校级的课题管理。听取课题承担人课题研究进展的阶段性汇报,深入到课题组进行指导。每一学期结束要收取课题承担人的阶段性成果。对个别课题进行单独指导并深入到课堂听看实施过程是否符合课题指导思想。配合期末教学总结,结合学段考评和期末考试成绩帮助课题承担人进行数据的相关分析。进行成果的初步鉴定。
到目前为止,我校经过几年的努力,各课题成果显著,我校承担的课题接受区级鉴定。同时,我校向市教科研部报送五篇课改论文。我校程绍山老师承担了《北京教育丛书》化学部分的编写工作。在学、用、读北京教育丛书征文中,我校丁丽荣老师获一等奖,并在全区表彰会上发言。我校吴剑侠老师的《压抑型学生的行为矫正研究》,获市级九五规划课题一等奖。学校已基本形成了群众性教科研的氛围,教科研在我校已蔚然成风。
(3)体育方面,我校坚持以体育促体质、以体育促和谐、以体育促纪律的大体育观。坚持群众性与竞技性相结合,走出了我校体育发展之路。
4、管理效果:德育实现了校风正、学风浓,秩序好、指挥灵。几年来,实现了三无目标,即无违法犯罪、无重大违纪、无安全事故。我校荣获“师德群体建设先进集体”,镇级“先进党支部”称号。荣获区“教育质量评估良好校”称号。
三、通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我们实现了:
1、面向全体学生,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教育观念更新,课程开齐、课时开足,减负提质,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巩固率100,初三毕业率100,初一新生入学率100,初三年级教学成绩列全区农村中学前列,高中会考成绩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2、目标管理体系完善,“德育、教学、总务”三条管理渠道畅通;以“五抓、两带”为基础,促进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和谐统一;“以爱育爱”教育观念的实施,促进了教师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化进一步完善,学生自律意识、能力提高;学校无违法犯罪、无重大违纪、无安全事故。
4、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区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整体推进业务水平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生涌现相辅相成,既有文体特长,也有升入北京四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的学习特长生。初三中考工作全区优秀校,高中会考超过全市平均成绩。
5、体卫工作强化“健康第一”思想,确保师生健康,广播操完成“标兵校”复检工作,区运会团体获得第四名,足球比赛获第二名,中考体育及格率100,满分率达50以上。体育连续八年获区中小学运动会团体总分前六名,课间操标兵校。区教委的体育重点校,市级体育先进校。
6、教科研引路,形成“教研、科研、考研”于一体的探索体系,学校出版结集《求真集》,进一步推动教科研的发展。教科研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目标。荣获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称号。
7、改善办学条件,使现代化教学设施走进教室、现代化办公设施装备办公室;为教师提高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鼓励进修;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教育教学稳定发展。总务实现了保证有力的要求。总之,学校在和谐有序的发展,各项工作在不断进步。
8、改善教师待遇,调整提高教师校内结构工资。
学校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依照工作思路稳步发展。德育工作“管导”结合,强化学生自律;以强化教学管理为基础,用科学的管理促质量的提高;体育工作形成“大体育”观,体育既要促体质,也要促纪律、促和谐,突出体育先进校的特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学有所得。制度进一步健全,“目标管理、制度治校、强化过程”的思想在学校整体发展中得到全面体现。总务工作突出目标责任制,强化服务意识、科学管理,保障工作及时到位,安全工作制度健全,工作中树立了服务育人的新形象。中专部的进一步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教师福利待遇的提高、结构工资的调整。
我校的发展是在总体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不断进步,但在不断进步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教师整体水平还不能完全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新教师多需要加大业务水平的培训;创新教育在教师中还需要深化,学生的创新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教师要首先更新观念;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还需要从单一的评价体系向双向评价体系转变;学生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
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更要全面坚持学校的发展思路,依照“五年发展规划”加大两支队伍的建设,整体提高干部教师的水平;探索学校内部的双向考核评价体系,使评价更科学。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素质的提高。
北京市通州区潞州中学简介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潞州中学始建于2001年3月,正式使用于2002年9月。是在原草寺中学的基础上发展、搬迁过来的。
现学校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分为五个区。办公区、实验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实验区包括两个化学实验室,两个物理实验室,两个生物实验室,四个计算机教室。教学区包括60个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美术教室和音乐教室,教学区新增理化生实验室三个。生活区包括学生住宿楼,教师住宿楼,浴室和食堂。运动区包括四百米标准运动场,篮球、排球和羽毛球场地。全校围墙内占地面积102亩,围墙外包括车棚、厕所及绿化带总占地达140亩。从2003年暑假开始,经区政府、区教委批准,我校增设高中班。学校共有教学班58个,其中初中班26个,高中班26个,技工班4个。
学校教师情况:我校有教职工共214人,从年龄结构上看,50岁以上的12人,占教职工的5.6。40——49岁的31人,占教职工的14.5。40岁以下的171人,占教职工的79.9。从学历结构上看,我校任课教师共174人,其中本科学历164人,占任课教师的94.3。其余的5.7,分以下几种情况,一时临近退休的,二是大本在读的。从职称上看,我校高级职称的24人,中级职称的61人,初级职称的89人。从业绩上看,我校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骨干教师10人,镇级骨干教师16人。荣获市级紫禁杯班主任称号6人。
我校初中教师都是陆续分配到的,这些教师中,年轻教师占多数,学历合格率已达标。高中教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外调来的,另一部分是本校原教过高中的,再一部分是新引进的大学生。
学生情况:我校初中学生共1195人,分别来自宋庄镇的25个自然村,6所完小,教学质量处全区中上游水平。高中学生1318人,来自全区。
二、学校的管理情况:
1、学校根据总体发展需要制定了《潞州中学五年发展规划》,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指明方向。
2、我校的管理思路是:以人为本,制度治校,目标管理,强化过程,提高质量,全面育人。
3、管理目标是:德育工作创特色,教学工作创佳绩,体育工作创一流,总务工作创全优。
4、管理方法是:
(1)德育方面强调育人,强化养成,育人以活动为主,养成以管理为重。在三句话上下功夫,实现学生在校的全程管理,(教师、保安、管理人员)在管严、管细、管到位上下功夫,(值周班、值周组、挂牌)形成系统、创出特色。(班主任月考评、心理咨询)。
(2)教学方面强调教师、学生内在动力的结合,主要采取了教师循环制和学段考评制,高中实行全封闭管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炼干部,实行干部包年级制度,干部的奖励与所包年级的效益挂钩。
二是带教师,除了老带新之外,我校与东城教科研中心联系,我校高中教师不但参加进校的活动,还要参加东城的活动。
三是勤分析,我校有教学顾问组,由我校的教学骨干,带我校的青年教师。这个组要为学校的教学进行诊断,分析现行的教学情况,提出具体的调整方案。
四是每个学段考评,都要依据顾问组分析的情况和学段成绩以及教案作业检查的情况,作出整体判断,研究出具体整改和调整措施,并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进行布置。
五是强管理,学校有《教学笔记的基本标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课堂责任制》、《学生作业处理的基本要求》等文件。以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六是兴科研,我校是通州区十五教科研课题实验校,我校有区级实验课题一个,《关于初中教学循环制的研究》,在这一课题下,学校分成22个子课题,另外,还有三个校级一般课题。学校成立了五人的教科研小组,定期活动,参与区级和校级的课题管理。听取课题承担人课题研究进展的阶段性汇报,深入到课题组进行指导。每一学期结束要收取课题承担人的阶段性成果。对个别课题进行单独指导并深入到课堂听看实施过程是否符合课题指导思想。配合期末教学总结,结合学段考评和期末考试成绩帮助课题承担人进行数据的相关分析。进行成果的初步鉴定。
到目前为止,我校经过几年的努力,各课题成果显著,我校承担的课题接受区级鉴定。同时,我校向市教科研部报送五篇课改论文。我校程绍山老师承担了《北京教育丛书》化学部分的编写工作。在学、用、读北京教育丛书征文中,我校丁丽荣老师获一等奖,并在全区表彰会上发言。我校吴剑侠老师的《压抑型学生的行为矫正研究》,获市级九五规划课题一等奖。学校已基本形成了群众性教科研的氛围,教科研在我校已蔚然成风。
(3)体育方面,我校坚持以体育促体质、以体育促和谐、以体育促纪律的大体育观。坚持群众性与竞技性相结合,走出了我校体育发展之路。
4、管理效果:德育实现了校风正、学风浓,秩序好、指挥灵。几年来,实现了三无目标,即无违法犯罪、无重大违纪、无安全事故。我校荣获“师德群体建设先进集体”,镇级“先进党支部”称号。荣获区“教育质量评估良好校”称号。
三、通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我们实现了:
1、面向全体学生,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教育观念更新,课程开齐、课时开足,减负提质,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巩固率100,初三毕业率100,初一新生入学率100,初三年级教学成绩列全区农村中学前列,高中会考成绩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2、目标管理体系完善,“德育、教学、总务”三条管理渠道畅通;以“五抓、两带”为基础,促进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和谐统一;“以爱育爱”教育观念的实施,促进了教师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化进一步完善,学生自律意识、能力提高;学校无违法犯罪、无重大违纪、无安全事故。
4、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区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整体推进业务水平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生涌现相辅相成,既有文体特长,也有升入北京四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的学习特长生。初三中考工作全区优秀校,高中会考超过全市平均成绩。
5、体卫工作强化“健康第一”思想,确保师生健康,广播操完成“标兵校”复检工作,区运会团体获得第四名,足球比赛获第二名,中考体育及格率100,满分率达50以上。体育连续八年获区中小学运动会团体总分前六名,课间操标兵校。区教委的体育重点校,市级体育先进校。
6、教科研引路,形成“教研、科研、考研”于一体的探索体系,学校出版结集《求真集》,进一步推动教科研的发展。教科研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目标。荣获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称号。
7、改善办学条件,使现代化教学设施走进教室、现代化办公设施装备办公室;为教师提高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鼓励进修;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教育教学稳定发展。总务实现了保证有力的要求。总之,学校在和谐有序的发展,各项工作在不断进步。
8、改善教师待遇,调整提高教师校内结构工资。
学校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依照工作思路稳步发展。德育工作“管导”结合,强化学生自律;以强化教学管理为基础,用科学的管理促质量的提高;体育工作形成“大体育”观,体育既要促体质,也要促纪律、促和谐,突出体育先进校的特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学有所得。制度进一步健全,“目标管理、制度治校、强化过程”的思想在学校整体发展中得到全面体现。总务工作突出目标责任制,强化服务意识、科学管理,保障工作及时到位,安全工作制度健全,工作中树立了服务育人的新形象。中专部的进一步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教师福利待遇的提高、结构工资的调整。
我校的发展是在总体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不断进步,但在不断进步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教师整体水平还不能完全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新教师多需要加大业务水平的培训;创新教育在教师中还需要深化,学生的创新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教师要首先更新观念;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还需要从单一的评价体系向双向评价体系转变;学生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
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更要全面坚持学校的发展思路,依照“五年发展规划”加大两支队伍的建设,整体提高干部教师的水平;探索学校内部的双向考核评价体系,使评价更科学。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素质的提高。
北京市通州区潞州中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