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学校
- 企业性质:民办企业
- 所在地区:赣州
- 注册资金:300万元 人民币
- 企业官网:http://http:hexun.comchenguan2010default.html
- 员工人数:20-99人
- 公司地址: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城

公司介绍
欲 栽 大 木 拄 长 天——访晨光中英文学校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全国优秀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职业校长班、“创新教学”理论倡导者郭晨光创办的晨光中英文学校,通过把经典诵读引入校园,秉着“移植伟人思维,再造人类精英”的办学宗旨、“经典教育+创新教育+艺术教育+小新星英语教育+直映式作文教育”的海纳百川式的理念,走出了一条德育治校、文化铸校、经典立校、品牌强校的独特办学之路,使晨光中英文学校永远在教育的园地中争创一流。
弘扬中华文化,引入经典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谈起为何要把经典诵读引入校园,校长郭晨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一个教育行家的视角向记者谈起了几个目前存在的教育现象。
——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变淡的现象 他说,一些家长反映,当今的一些学生可谓累极了,从小学开始,听了这么多课,做了那么多作业,得了那么多100分,然而初中却掉队了,高中却厌学了。一个好好的、有着浓厚兴趣、充满好奇的孩子,竟然逐渐变成了对读书吃力,以致于毫无兴趣的孩子。这是为什么?
——学生把学习当作任务负担的现象 有些学生把学习当作任务,当作负担,而不是在轻松学习。家长们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每一天学习快乐、开心吗?一个并不快乐、开心的每一天,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孩子吗?
——学习能力短视培养的现象 小学的知识结构由常用的1000个汉字组成,初中的知识结构由常用的2000个汉字组成,高中的知识结构由常用的3000个汉字组成。然而一般人只考虑小学100分,另外为未来应备的100分却忽视不管,这样有可持续发展的出现吗?一个只对1000个汉字充分熟练的孩子,能在初中、高中的阅读学习中称雄吗?
——缺乏毅力培养的现象 一个聪明的孩子对小学知识问题,五分钟就可搞定。然而一个长期只注重于问题五分钟搞定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以后,遇到需要半小时、一小时才能搞定的问题,具备这样的心理承受力吗?这种心理承受的持久性,小学教育进行过训练吗?
接着,郭晨光向记者谈起了古代与现代教育的差别。他说,自古以来,有“圣与贤,可驯致”,古代教育相信圣人与贤人可以通过“驯”达到。这个“驯”与“训”根本不同,今天的教育只有“训”,很少用“驯”。
基于此,怀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文字功底培养理想和“移植伟人思维,再造人类精英”的大胆设想,学校自2005年9月创办之初就引进了经典教育。学校每天2小时的经典诵读训练,就是为未来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打下坚实的文字和身体基础。郭晨光告诉记者,自从晨光中英文学校引入经典教育以后,上述几种现象存在的问题迎刃而解。
经典立校:为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古代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郭晨光告诉记者,经典内容包含着“人生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这些规律一旦被孩子继承和掌握,一生少犯错误,正确规划人生就是自然的事了。
记者访问了学校很多学生,他们大多能背诵出《论语》、《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黄帝内经》节选、《大学》、《中庸》、《孙子兵法》等经典。通过引入经典教育,学生各方面素质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
识字量完全达到课标标准,且阅读速度快 经典诵读使用的教材都是大黑体字,并注有拼音,学生在读诵过程中与所有汉字有了大量接触,按3500个汉字计算,平均每个汉字接触次数达1300次。一般情况下,学生从一年级至大学毕业所有与汉字见面的次数也只达1000次左右。这么大数量的频繁接触,使学生在阅读一般文学作品时毫无障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已达初中毕业生水平。学校将一套《世界巨子传记》发给小学生阅读,学生平均每分钟达到了500字的阅读量,这种速度已经达到课标中对九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
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生所背诵的经典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所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些文章语句极其简练、规范、优美,且包含了许多成语警句。有了这样的语言积累,随着年龄的成长,这将是孩子一生宝贵的语言财富积累。
热爱语文教学,阅读兴趣浓厚 学生上语文课都感到特别轻松,喜欢朗读课文,喜欢在课堂中积极发言。课外特别喜欢看课外书,课余时间,许多同学捧着课外书在校园的角落认真阅读的现象比比皆是。
都有平静的心态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浮躁不安的社会,许多人都被这种心态组成的声色世界所污染,孩子们也不能例外,多动症成了孩子的社会通病。通过诵读经典,学生心灵得到超然的净化,内心宁静,脸上总是保持着恬静的笑容。家长们普遍说,孩子的脾气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原来性格急燥,现在看不到浮燥不安、心急火燎的性格了。
大大促进了各科学习成绩的提高 经典的学习,心态的优化,使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数学看错题的现象很少了,教师们普遍感觉学生们接受能力强,做题很仔细,各班满分人数都达到110以上,班平90多分的现象已成平常。学生每天晚上在八点钟以前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因为孩子们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超然的学习心态,他们业余有大量时间学习乐器,全校人人会用横笛吹奏几十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英语学习也积极大方,英语老师认为提前两年达到初中毕业生水平没有问题。五年级学生在全县统一抽考中,双科及格率及优秀率名列全县前茅。
经典诵读的奇特魅力令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郭晨光也感到惊讶。郭晨光说:“经典诵读,除了对学生学习上、知识上、思维方面的正面影响外,还对学生心理上、学习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对其他学科学习的促进影响巨大。”
置身于晨光中英学校学生们整齐划一、抑扬顿挫、琅琅的经典诵读声中,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顿时化着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相信在未来的岁月,这些学生的整体素质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高度。因为他们的心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血液,他们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血脉的传承者,成为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使记者不由得想起了毛泽东恩师杨济昌的著名诗句:“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
招聘特优秀教师,共创教育品牌,为中华民族基础教育服务.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全国优秀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职业校长班、“创新教学”理论倡导者郭晨光创办的晨光中英文学校,通过把经典诵读引入校园,秉着“移植伟人思维,再造人类精英”的办学宗旨、“经典教育+创新教育+艺术教育+小新星英语教育+直映式作文教育”的海纳百川式的理念,走出了一条德育治校、文化铸校、经典立校、品牌强校的独特办学之路,使晨光中英文学校永远在教育的园地中争创一流。
弘扬中华文化,引入经典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谈起为何要把经典诵读引入校园,校长郭晨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一个教育行家的视角向记者谈起了几个目前存在的教育现象。
——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变淡的现象 他说,一些家长反映,当今的一些学生可谓累极了,从小学开始,听了这么多课,做了那么多作业,得了那么多100分,然而初中却掉队了,高中却厌学了。一个好好的、有着浓厚兴趣、充满好奇的孩子,竟然逐渐变成了对读书吃力,以致于毫无兴趣的孩子。这是为什么?
——学生把学习当作任务负担的现象 有些学生把学习当作任务,当作负担,而不是在轻松学习。家长们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每一天学习快乐、开心吗?一个并不快乐、开心的每一天,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孩子吗?
——学习能力短视培养的现象 小学的知识结构由常用的1000个汉字组成,初中的知识结构由常用的2000个汉字组成,高中的知识结构由常用的3000个汉字组成。然而一般人只考虑小学100分,另外为未来应备的100分却忽视不管,这样有可持续发展的出现吗?一个只对1000个汉字充分熟练的孩子,能在初中、高中的阅读学习中称雄吗?
——缺乏毅力培养的现象 一个聪明的孩子对小学知识问题,五分钟就可搞定。然而一个长期只注重于问题五分钟搞定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以后,遇到需要半小时、一小时才能搞定的问题,具备这样的心理承受力吗?这种心理承受的持久性,小学教育进行过训练吗?
接着,郭晨光向记者谈起了古代与现代教育的差别。他说,自古以来,有“圣与贤,可驯致”,古代教育相信圣人与贤人可以通过“驯”达到。这个“驯”与“训”根本不同,今天的教育只有“训”,很少用“驯”。
基于此,怀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文字功底培养理想和“移植伟人思维,再造人类精英”的大胆设想,学校自2005年9月创办之初就引进了经典教育。学校每天2小时的经典诵读训练,就是为未来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打下坚实的文字和身体基础。郭晨光告诉记者,自从晨光中英文学校引入经典教育以后,上述几种现象存在的问题迎刃而解。
经典立校:为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古代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郭晨光告诉记者,经典内容包含着“人生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这些规律一旦被孩子继承和掌握,一生少犯错误,正确规划人生就是自然的事了。
记者访问了学校很多学生,他们大多能背诵出《论语》、《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黄帝内经》节选、《大学》、《中庸》、《孙子兵法》等经典。通过引入经典教育,学生各方面素质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
识字量完全达到课标标准,且阅读速度快 经典诵读使用的教材都是大黑体字,并注有拼音,学生在读诵过程中与所有汉字有了大量接触,按3500个汉字计算,平均每个汉字接触次数达1300次。一般情况下,学生从一年级至大学毕业所有与汉字见面的次数也只达1000次左右。这么大数量的频繁接触,使学生在阅读一般文学作品时毫无障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已达初中毕业生水平。学校将一套《世界巨子传记》发给小学生阅读,学生平均每分钟达到了500字的阅读量,这种速度已经达到课标中对九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
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生所背诵的经典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所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些文章语句极其简练、规范、优美,且包含了许多成语警句。有了这样的语言积累,随着年龄的成长,这将是孩子一生宝贵的语言财富积累。
热爱语文教学,阅读兴趣浓厚 学生上语文课都感到特别轻松,喜欢朗读课文,喜欢在课堂中积极发言。课外特别喜欢看课外书,课余时间,许多同学捧着课外书在校园的角落认真阅读的现象比比皆是。
都有平静的心态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浮躁不安的社会,许多人都被这种心态组成的声色世界所污染,孩子们也不能例外,多动症成了孩子的社会通病。通过诵读经典,学生心灵得到超然的净化,内心宁静,脸上总是保持着恬静的笑容。家长们普遍说,孩子的脾气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原来性格急燥,现在看不到浮燥不安、心急火燎的性格了。
大大促进了各科学习成绩的提高 经典的学习,心态的优化,使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数学看错题的现象很少了,教师们普遍感觉学生们接受能力强,做题很仔细,各班满分人数都达到110以上,班平90多分的现象已成平常。学生每天晚上在八点钟以前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因为孩子们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超然的学习心态,他们业余有大量时间学习乐器,全校人人会用横笛吹奏几十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英语学习也积极大方,英语老师认为提前两年达到初中毕业生水平没有问题。五年级学生在全县统一抽考中,双科及格率及优秀率名列全县前茅。
经典诵读的奇特魅力令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郭晨光也感到惊讶。郭晨光说:“经典诵读,除了对学生学习上、知识上、思维方面的正面影响外,还对学生心理上、学习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对其他学科学习的促进影响巨大。”
置身于晨光中英学校学生们整齐划一、抑扬顿挫、琅琅的经典诵读声中,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顿时化着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相信在未来的岁月,这些学生的整体素质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高度。因为他们的心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血液,他们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血脉的传承者,成为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使记者不由得想起了毛泽东恩师杨济昌的著名诗句:“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
招聘特优秀教师,共创教育品牌,为中华民族基础教育服务.